2011/12/12

寫作人生

計劃著將舊時的網誌文章遷移置此處,以適當的方式穿插於新的文章之中。如往常一般看了幾個篇章後卻發現我的搬家計劃是有其困難之處。這固然不是什麼技術層面上的缺乏,也並非在時間順序上無法連慣。而是我任性的以為,舊作的文法題裁無法與現時一致。相對於以往較為駢麗、強調韻腳的文章格式,現在所寫的文句更為口語,內容也偏向生活化。

對於這樣的改變在一時之前其實也很難去定論是好是壞,畢竟對於不同的手法甚至是實驗性質我都喜歡。說起來,我甚至也愛好模仿。我很喜歡在寫作的時候以自己的方式融合當下正在閱讀的作者所使用的口吻。

友人Eva便是第一個和我討論到關於我的這種癖性的,她曾經在看完我的一首短詩後一時懷疑那是她曾寫過但遺忘的詩句。前陣子為她新作的另一首,則是被她在我新讀的詩集裡發現了相似的氣味。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事例也叫人十分難忘。

高中時我曾參加校內的小說比賽,據悉當時我的參賽作品在評審老師中得到了兩極化的評價。較為資深的老師認為內容奇僻,不太能了解我所要表達的意涵。反之,年輕的老師則說得新鮮有趣,頗有村上春樹的氛圍。這相當抬舉,就現在來看,當時著迷於村上春樹的我會寫出那樣的故事,實在叫人不意外。

有一陣子我慢慢去追尋這十數年曾經影響過我的作家們。從國高中時期熱愛的村上春樹、芥川龍之介,一直到近時的柯裕芬、邱妙津等。讀李嘉穎的那段當兵歲月,我甚至也開始寫起了短篇小說。

不講應該也沒有人知道我這癖病,自然也沒人說過這樣好不好。我本來就容易受人影響,或者那對我來說這似乎又像臨帖一樣,是一種初淺的練習,然後慢慢成長。

Mark曾說,他十分珍惜文字。也許我們在風格上十分迴異,但這話令我感同深受,我們都不是生下來就會寫作。然而在寫作這條道路上我仍時時感到欠乏,於是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不敢把自己的詩作稱為詩,文章稱為文。要學的還太多,但我仍然喜歡書寫。固然我是難承那些作家的衣缽,但卻也顯得自得。漸次,我找到了自己說話的方式,猶如將採及的原料調合成香,自己讀特的味道。

那日誰說得能在我文中聞見芳香,其實我甚是感動。

最後,關於新舊文章的事情,也許我會想出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但我也似乎不那麼在意了。這些歷程似乎都是重要的,

在這寫作人生當中。



4 則留言:

謝若愚 提到...

文字或寫作本來就不該侷限在承襲誰的風格下
你的文字,有你的味道,你的經歷,那是別人沒有的
至少,有人喜歡你們的文字
那就是我XDD

Felicien Wu 提到...

瓦哈哈哈哈(顯示為誇不得)

伊森 提到...

加油,然後個人投白話一票。

Felicien Wu 提到...

我以前也挺白話了的吧哈哈哈

張貼留言